隨著新零售、物聯網、大數據的快速發展,近幾年有不少品牌都在盯著一個領域-無人自助售貨機。
比如在商場部分地方放置的潮玩自助售貨機、盲盒售貨機、體重機等等,還有辦公樓、社區的自助售水機,無人咖啡機等等。
前有互聯網沖擊,后有疫情沖擊,實體企業變得越來越難,不少實體店因為客源都紛紛關門。而線上互聯網也沒有好到哪里去,雖然互聯網看似火熱,但其實經過幾年掘客,也已經面臨了增長緩慢的問題,今年的雙11明顯感覺不如以前。
這些現象都是實實在在的現象,每一個行業都會有疲軟期,只有不斷地改變,不斷的創新才能有一池能流動的水。自助售貨機作為一種更為便捷的零售模式,點位分布靈活,可以滲透到高鐵、地鐵、商場、社區、街道等各個空間,滿足即時便利,即時消費需求,還有很重要的一點,不需要人工,也節約了門面成本,這對很多品牌商來說眼前一亮。
自2017以來已經有不少品牌都加入到了自助售貨機行列。首先領跑的就是飲料行業,康師傅、農夫山泉、娃哈哈、百事可樂等一系列的品牌都瘋狂布局。
2017年,農夫山泉所屬自動售貨機規模突破1萬余臺,2018年開始,農夫山泉占領北京、天津、武漢、石家莊等在內的多個城市小區和商場的地下停車場開始圈地。同樣在2018年,娃哈哈已經在市場上投放1.8萬多臺自動售貨機,并且還搞起了創意,推出戀愛模式。到2019年旺旺的自助售貨機也已經發展到4000余臺。
而在這個賽道上新鮮火熱的要屬盲盒機,抽一個盲盒,抽兩個盲盒,盲盒越抽越過癮。從2017年開始盲盒行業的第1個IPO泡泡瑪特開始布局線下機器人商店,俗稱也就是無人零售自助售貨機。在2020年,泡泡瑪特線下機器人商店已突破1000。從2018年營業額8643萬元,到2019年營業額達到2.4億元,機器人商店功不可沒。
這也讓不少品牌看到了甜頭,包括瑞幸。復出后的瑞幸做得第1件事就是宣布進軍無人咖啡,據悉如今瑞幸瑞即購已在鋪在了全國38座城市。
無人零售如今已經成了品牌占領市場的關鍵手段,既可以搶占一個點位,又可以通過自助售貨機的方式,打造一個流量入口,通過自助售貨機的流量入口建立一個商業中心。突破了“人、貨、場”定義的自助售貨機,正在展現不同品牌的“千機千面”。